4月我国生猪存量栏断崖式下跌,同比增速跌破-20%,更为严峻的是,这可能只是猪价上涨的开始。 15日下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4月份生猪存栏信息。数据显示,4月我国生猪存栏与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速都跌破了20%,分别为-20.8%和-22.3%。这也是连续第四个月这两项数据的跌幅达到了两位数。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暴跌的趋势基本和非洲猪瘟的爆发时间重合。从下图能很清楚看到这种趋势:去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在沈阳被发现,随后猪瘟迅速传播开来。到去年年底,猪瘟在全国多地大规模爆发,与此同时,我国的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开始断崖式下跌。 按官方统计,截至5月11日,全国31省区累计发生129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解封25省(市),114起,生猪扑杀数量超过100万头。 USDA(美国农业部)在4月份年度预估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因非洲猪瘟疫情致使生猪存栏减少约1.34亿头,同时预计到2019年底,我国生猪存栏将降至3.5亿头,年度降幅达18%,而这个降幅也是自1980年以来生猪存栏的最大降幅。 为什么存栏下降如此快? 2018年8月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共有四种力量导致行业产能在加速去化: 疫情导致的死亡和养殖户的恐慌性退出:非洲猪瘟致死率非常高,目前被扑杀的生猪已经超过百万头。其次是中小养殖户害怕亏损,恐慌性退出行业,导致存栏下降。 限运政策导致的补栏受限:为了控制疫情传播,疫情爆发地区与非疫情地区之间禁止生猪运输,导致缺乏能繁母猪的地区无法补栏受限。 限运政策导致的主产区产能过剩,猪价过低而出现深度亏损; 局部地区仍存在的环保拆迁。 疫情还会持续多久? 根据国外经验,非洲猪瘟是一种极难防治,且易于反复,持续时间超长的疫情。 非洲猪瘟最早于1921年起源于非洲肯尼亚,1957年第一次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葡萄要,并且长期在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西班牙)流行,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时间跨度超过40年。 在20世纪70年代,非洲猪瘟不仅在欧洲地区肆虐,同时也扩散到加勒比和南美地区。1978-1979年,巴西南部爆发非洲猪瘟。为了应对危机,1980年11月巴西政府开始了消除非洲猪瘟计划。不仅严密监视国际机场、港口和全国生猪运输以阻断病毒传播,而且通过提升地方防疫设施和升级全国疫情信息系统严格控制疫情发生。1984年,巴西终于彻底消除了非洲猪瘟的影响。 非洲猪瘟自2007年进入俄罗斯及其临近国家后,于2014年前后开始进入东欧国家(立陶宛、波兰)并在欧洲地区流行至今,尤其俄罗斯及其邻近国家逐步成为疫情的重灾区。自非洲猪瘟疫情进入俄罗斯已超过10年,且自2015年以后疫情新增案例数量增加明显,仍尚难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时代不同,无法用现在的情况做直接对比,但规模化企业在抵御非洲猪瘟传播上更有优势,这一点是已经被证明的。而中小养殖户的抗瘟疫能力几乎为零。 目前我国中小养殖户还大量存在,因此想要短时间控制住瘟疫几乎是不可能的。 瘟疫对猪价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根据天风证券的分析,类比2006年的蓝耳疫情,本轮猪周期与非洲猪瘟叠加,可能导致时间超长的涨价周期。 2006年随着蓝耳疫情的出现,国内迎来了一轮超级大周期。2006年开始的那轮猪价上涨周期,以月度均价衡量,从2006年的5月开始持续上涨至2008年3月份,历时22个月,猪价更是从5.96元/公斤上涨至17.38元/公斤,涨幅高达191.61%,持续时间及涨幅均为20年来之最。 本轮猪瘟疫情由于国内养殖密度更大,且缺乏相关疫苗及兽药,影响大概率将超过2006年那一轮周期。预计本轮周期中,上涨周期将持续2-3年,猪价高点有望达到25元/公斤,部分地区甚至有可能超30元/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