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牧场资源利用效率低,奶制品加工能力不足,守着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的澳大利亚人喝牛奶居然要靠进口。如果牛奶生产和奶制品体系得不到完善,目前的窘境还将继续。
说起澳大利亚,最着名的产品就是牛奶了。可最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发布了一则消息说,澳大利亚人以后喝牛奶可能要靠进口,因为本国产牛奶已经不够卖了!这则消息一出,无数人都惊呆了,第一反应就是:假消息!
虽说让人难以置信,可这则消息却是如假包换的真新闻。西澳大利亚州乳制品行业分析师安德鲁·韦纳特给出的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2002年,澳大利亚牛奶产量为112.7亿升,但最近已经下滑到87亿升;澳大利亚当地市场每年至少要消耗90亿升牛奶,本地牛奶产量已经入不敷出。而且,澳大利亚人口还在不断增加。2002年,澳人口不足2000万,如今已超过2500万,人口增加意味着对牛奶的需求量还在不断上涨。韦纳特表示,澳大利亚乳制品行业迫切需要增加产量,以确保自给自足,否则澳大利亚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牛奶净进口国。
澳大利亚一不缺牧场,二不缺奶牛,三不缺市场,怎么会缺奶呢?这背后的原因,可不是那么简单。由于乳制品利润率较低,加之进口乳制品较为便宜,多年来,澳大利亚奶农和牛奶加工商在增加产量并保持盈利的边缘苦苦挣扎。在澳大利亚超市,牛奶的售价比水还要便宜。1升水要3.58澳元,可1升全脂优质牛奶有的只要1.2澳元。由于几家大型零售商垄断了销售市场,明明牛奶供不应求,但价格却很难提升,奶农的利润已经被挤压到边缘。
除了牛奶,其他奶制品也面临一样的困境。“廉价”欧洲奶酪严重冲击着澳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奶酪占澳大利亚奶制品消费量的很大一部分,但在超市货架上,价格更便宜的欧洲奶酪却占据主导地位。澳大利亚奶酪200克售价大概合14澳元,法国产品的售价每200克只要10澳元。尽管澳大利亚本土生产的奶制品添加剂更少,品质更高,更加新鲜,但价格仍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乳制品在消费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产业发展没有后劲。
守着天时地利人和,为啥澳大利亚产的奶制品价格没优势?原因在于澳大利亚乳制品行业没有实行资源优化。澳大利亚有许多水草丰沛的草地,主要用于散养奶牛,或者生产有机奶,没有实行集约化的规模管理,产量上不来。有些奶农虽然以集约方式养牛,但所处牧场一般,产量受到牧场条件限制。资源分配和利用不均衡,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
近几年出现的极端事件雪上加霜。2016年,由于牛奶供应合同被迫取消,曾经强大的乳品合作社迈高突然倒闭,严重打击了奶农的积极性。2018年至2019年,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州的干旱导致大批牛羊被活活渴死饿死。此后发生的水灾又导致昆士兰州地区约50万头牛死于洪水。许多奶农在这些天灾人祸的打击下,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职业。
除了牛奶产量,奶制品加工能力也是一大瓶颈。澳大利亚是奶制品生产大国,却没几个全球知名的奶制品品牌。奶农再努力,也架不住加工商拖后腿。跟自然条件与澳大利亚差不多的邻国新西兰一比,这差距立马就出来了。正是有了强大的加工商为奶农作支撑,自2000年以来,新西兰牛奶产量翻了一番,开拓了更大的国际市场。以中国市场为例,安佳、纽仕兰等新西兰牛奶在超市和电商平台的销量一直名列前茅;A2、安满等婴幼儿和孕妇配方奶,更是受热捧的“断货王”。
如果澳大利亚不尽快建立更高效的牛奶加工工厂,那么目前的窘境还将继续。澳大利亚奶农协会主席特瑞·理查德森认为,虽然该行业的未来不确定,澳大利亚乳制品仍有机会向高端出口市场推进,“乳制品行业未来虽好,但所有这些不确定因素构成了挑战,在未来一年左右难以恢复”。 |